top of page

我們是否過度依賴藥物來治療兒童過動症?我們應該考慮什麼其他方案?

免責聲明:任永康博士是心理學博士 (Psy.D.),而不是醫學博士。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或諮詢。如需額外的醫療諮詢或建議,請尋求有執照的醫療專業人士的指導。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兒童最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之一。最近的統合分析表明,大約每9 名美國兒童中就有1 名曾被診斷為患有ADHD(11.4%,710 萬名兒童),10.5%(650 萬名)目前患有ADHD(Danielson 等人,2024年)。 ADHD 的典型症狀是持續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和衝動,會嚴重影響個人, 家庭和學校的日常。根據我的經驗,父母經常尋求醫生和心理學家來尋求解決方案,通常是診斷並隨後開出 ADHD 藥物。然而,我們是否過度依賴藥物作為快速解決方案?

 

藥物的作用:有益但有限

對於美國患有 ADHD 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中樞神經興奮劑等藥物是治療 ADHD 症狀的最常見方法(Danielson 等人,2024 年)。它們可以快速提高兒童和青少年的注意力和自我調節能力。然而問題在於,單靠藥物並不能解決 ADHD 兒童面臨的所有挑戰。根據我過去幾年的臨床和學校經驗,服用藥物的兒童和青少年的注意力和過動行為可能會得到改善。然而,他們並不總是能夠完成任務或進行他們想做的活動。例如,他們可能會坐下來看看被要求完成的材料,但經常花費太多時間或不清楚如何完成它們。這些挑戰源自於基礎的 A​​DHD 症狀,這些症狀是由於執行功能缺陷造成的,例如難以組織或啟動任務、調節情緒、靈活性、自我意識和時間管理。即使透過藥物部分控制症狀,這些缺陷仍然是重大障礙。

此外,藥物療效因 ADHD 種類而異。 Preston 等人的研究(2021)指出,興奮劑對ADHD過動症型的效果較差,這引發了人們對它們是否是每個孩子的最佳解決方案的質疑。

 

過度診斷的困境

人們普遍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被過度診斷,而且孩子們被過度使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藥物。人們對如何診斷 ADHD 感到擔憂。通常,診斷是基於有限的工具,例如在診所或學校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的評估量表/問卷,而沒有對孩子的病史、家庭動態和環境因素進行全面評估。

 

腦損傷、焦慮症、激動性憂鬱、情境壓力、躁鬱症、精神病前期症狀、因早期虐待或忽視引致相關的情緒調節受損、以及生活乏味等症狀可能表現為過動和注意力不集中,類似於ADHD 症狀(Preston 等人。 ,2021 年)。如果不深入了解症狀的根本原因,兒童可能會被錯誤地診斷為 ADHD,並且不必要地服用 ADHD 藥物。然而,他們的核心問題仍未解決。

 

診斷和治療的差異

ADHD 診斷和治療最令人擔憂的方面之一是持續存在的種族和民族差異。 Coker 等人的研究(2016) 強調,非裔美國人和拉丁裔兒童與白人同齡人相比,被診斷出患有 ADHD 和接受處方藥物治療的可能性較小。系統性障礙,例如有限的醫療保健機會和圍繞心理健康的文化禁忌,有重要影響。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醫療保健的機會如此有限?醫療法案不是保護美國的每個人嗎?可悲的是,由於非裔美國父母經常遭受種族歧視,因此他們常常對醫療專業人員表示不信任。他們通常會擔心這些建議是否真正符合孩子的最大利益。相較之下,拉丁裔家庭可能面臨額外的障礙,例如語言差異和與移民身分相關的恐懼,進一步限制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的機會。

 

父母對藥物的看法

父母對過動症藥物的態度差異很大,通常受到文化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有些家長認為藥物對於孩子的學業成功是必要的,而有些家長則擔心藥物的潛在副作用或與服用藥物相關的禁忌。例如,亞洲父母可能認為藥物可以解決孩子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和/或過動問題,從而取得學業成功。相較之下,非裔美國父母往往因為擔心長期副作用而拒絕使用藥物。有研究曾經提出ADHD神經系統可能成為古人狩獵採集文化中獨特的生存優勢(Lloyd,2015)。因此,如果某些文化認為 ADHD 症狀是重要的生存技能,那麼他們可能不會將 ADHD 視為 “障礙” 。

這是否意味著富裕父母的孩子經常受到良好的待遇?由於資源較多的父母喜歡快速解決問題,因此他們可能會嚴重依賴藥物來控制孩子的症狀。不幸的是,過度依賴藥物可能會忽略以證據為基礎的心理治療介入的重要性,例如父母管理訓練和家庭治療。

 

替代循證的幹預措施

藥物絕不能成為 ADHD 治療的唯一重點。更全面的方法包括:

 

家長訓練和行為療法:教導家長塑造孩子行為和改善情緒調節的策略至關重要。家長訓練基於正向增強方法,旨在幫助家庭創造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支持性家庭環境 ,從中孩子學習認知技能去應付ADHD症狀。

執行功能技能發展:患有 ADHD 的兒童在執行功能方面有困難,例如計劃、組織和自我監控。認知訓練計劃,循證幹預例如 Cogmed 和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加強這些技能並改善整體功能。

 

前進之路

雖然藥物可以幫助控制ADHD症狀,但它並不是萬能的。顧及文化敏感度和增加獲得心理健康服務的機會可以幫助縮小服務不足人口在診斷和治療方面的差距。此外,醫生和心理學家必須採用全面評估以確保不會誤診 ADHD。兒童從包括行為療法、執行功能技能培養和文化知情護理在內的治療計劃中受益最多。

我們必須認識到,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不僅僅是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需求並為他們提供成長和學習的工具 - 而不僅僅是生存。藥物在工具包中可以起到幫助作用,但它絕不應該是唯一的工具。研究結論提出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如果在 14 歲之前得到治療,有可能可以完全康復和保障心理健康(Lloyd,2015)。 大家都需要改變兒童會因為「長大」而擺脫過動症的迷思,而要認識到越早開始治療,對孩子的身心就越好。


關於作者

Ryan Yam,心理學博士

美國加州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和雙重思維心理學的創始人。任博士專注於過動症治療、執行功能技能發展以及兒童和青少年的文化敏感護理。


參考:

Danielson, M. L., Claussen, A. H., Bitsko, R. H., Katz, S. M., Newsome, K., Blumberg, S. J., Kogan, M. D., & Ghandour, R. (2024). ADHD Prevalence Among U.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2022: Diagnosis, Severity, Co-Occurring Disorder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53(3), 343–360. https://doi-org.alliant.idm.oclc.org/10.1080/15374416.2024.2335625

Coker, T. R., et al. (2016). Racial and ethnic disparities in ADH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37(6), 459-466.

Preston, S. L., et al. (2021). Medication response in children with ADHD subtyp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 25(8), 1055-1064.

 
 
 

Comentários


San Francisco 診所:

2211 Post Street #300, San Francisco, CA 94115

Walnut Creek 診所:

1460 Maria Lane #300, Walnut Creek, CA 94596

bottom of page